舊金山北灣的 Point Bonita Lighthouse 是舊金山灣區一座隱密閃耀的寶石。燈塔建造於 1855年,是美國西岸第三座建造的燈塔,至今仍然擔任指引船隻的功用,並由美國海岸防衛隊維護。
這座燈塔只在每個星期六、日、一下午 12:30-3:30 開放,其他時段通往燈塔唯一的山洞會封閉,無法通過山洞前來,連燈塔都看不到,因此預計要來拜訪需要算好時間。所以其實這次不是我們第一次前來,只是前一次來訪時並沒有特別注意山洞開放時間,抵達時山洞早已關閉多時了,便連燈塔都沒看到。
沿著舊金山知名景觀山坡 Marin Headlands 行駛過來,經過高達 18% 坡度的陡峭沿海山坡一路往下開,限速 15英里,換成一檔開得比腳踏車還慢。停好車之後,需要徒步走過一段大下坡,穿過山洞,並走過兩座吊橋單程約 1英里來到燈塔。從這裡可以同時看到舊金山的兩座經典大橋 - 金門大橋與海灣大橋,還可以從另一端觀看太平洋外海驚濤駭浪的風光。燈塔內部有許多資訊介紹著歷史地理、起源、舊照片、以及沿海附近的鯨魚種類等等,而且隨時都有國家公園 rangers 在旁邊講解回答問題,是一個可以欣賞到風景並了解歷史人文的地方。
左手邊望出去就是金門大橋與舊金山市中心。
要沿著這一路蜿蜒的海濱道路開下去。
一路行駛至 Point Bonita Lighthouse 的停車場。不過由於停車場區只有十個停車位左右,若是停滿可以停在比較遠的路邊區域再步行過來。
從停車區域走到燈塔大約 0.5英里,也就是來回 1英里的路程。
這條步道是一段大下坡,也就是回程是大上坡,會經過兩座跳橋以及一座隧道,不能騎腳踏車也不可以帶寵物。
一路上風景非常開闊,若不是因為我們抵達時已經大約三點,只剩半小時隧道就要關閉了,我也想要坐在半路上的長椅上欣賞風景。
燈塔就在正前方的山坡後面。
走了一小段回頭望向金門大橋。
外海的浪非常大。
內灣區域則有不少海獅。
沒多久,就看到通往燈塔的隧道出現在眼前。前一次我們前來時,由於沒有注意開放時間,隧道已經封閉,就只能走到這裡必須回頭,連燈塔都還沒看到。
這座是純天然的隧道,抬頭可以看到上面凹凸不平的山壁,以及因為靠海潮濕長出來的青苔。
隧道非常短,轉個彎就到了另一頭。
踏出隧道金門大橋依然清晰可見。
沒多久,就看到燈塔出現在眼前了。
首先要跨過一座吊橋。
Point Bonita Lighthouse 有如山崖上的一盞明燈。
過了第一座橋之後,就會來到第二座吊橋。
燈塔就在吊橋的盡頭。
下方浪潮洶湧。
建於 1855年的燈塔,已經有些歲月的痕跡。
可以進入燈塔內部參觀。
樓梯可以通往燈塔二樓,不過沒有開放參觀。
牆上掛著不少地圖與歷史背景,還有許多 rangers 在旁邊讓遊客詢問問題。下面這張是介紹這座通往燈塔的吊橋在幾年前被重建過幾次。
通往舊金山外海的海域。
介紹舊金山區域附近的地質以及斷層。
燈塔後方的建築。
對岸遙遙相對的是舊金山西邊 Lands End 以及 Presidio 區域。
逛了一圈之後,時間也將近三點半。
從吊橋的左邊觀看吊橋以及燈塔。
此時已經三點半,rangers 開始慢慢請遊客往回走。
回程來到隧道。
四月,正逢野花盛開的季節,還看到幾隻蜂鳥呢。
雖然時間已經接近三點四十分,還是有不少人往山洞的方向走來,不過已經有 rangers 守在山洞的入口,告知此時還欲前來的遊客已經關閉了。
Point Bonita Lighthouse: https://www.nps.gov/goga/pobo.htm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來Facebook粉絲團找我喔!
也可以幫我按個推或讚喔! 謝謝大家! ❤